春回漢鋼,紅葉里鼓出花苞,四季常青的樹木換上新綠,迫不及待地玉蘭已經綻放了燈籠樣的花,早櫻也蠢蠢欲開,含羞了花苞;柳條上沁出了若有似無的綠意;定軍山上的野花已吐露芳心,春天的腳步穩穩地落在了漢鋼。和煦的春風把陽光吹散,化作斑駁樹影,搖晃在小路上。我沿著小草冒尖的路,往家的方向走。眼前的春意讓我不覺想起故鄉。
春天,是故鄉種在心底的一顆種子。“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春天是思鄉的季節,千年前如此,千年后亦如此。那吹在古人面上的春風,也一直吹在每一位游子的心中。走在生機勃勃的春天,不免想起那個回不去的遠方,想起它的春天是從忙碌開始。春耕不肯忙,秋后臉餓黃。播種,是農民的宿命。在以種地為生的老家人心里,春天是個鄭重且珍貴的日子,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費。十年不老一個人,一天誤掉一個春。在他們的心里,春天有自己的節奏。當冰雪融化,土地松動,就是翻耕的時候,他們就用鋤頭刨開春天,給泥土松松筋骨,再等待種子的時令。清明春始草青青,種瓜點豆好時辰。每一種農作物也有自己的節奏,種得早了或晚了都不利于成長。
土松種播,接連春雨澆灌,地綠起來,山上的野花開了。滿山的野花,叫得上名字,叫不出名字的都賽著勁兒開,哪怕春天只給它們一陣風,一場雨,一天的陽光,也要轟轟烈烈,把全部鮮艷奉獻。紅色的山花,似火燒紅了大半的山,白色的山花似輕紗披掛在山腰,粉色的花像是天上的云霞飄落到山上,愛美的姑娘采來山花插在烏黑的發間,插在透凈的酒瓶里,把春天留在房間。
春風吹綠的山谷,吹開了山花,水邊的垂柳飄拂著如煙的綠枝,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長長的柳條,韌性十足卻又柔軟,折下一把就能編一頂柳帽。在沒有作業和升學壓力的童年,折柳編帽是孩子們迎接春天的一項重要儀式。頑皮的孩子抱住粗粗的柳樹,猴子一樣爬到了樹杈上,膽子小的就在下面等,一把把綠色被丟下來。先編一個圈,再用柳條纏住這個圈,綠色越來越粗,很快,一頂柳帽就編好了。戴上柳帽,奔跑在春天,孩子們仿佛是春天的精靈,在欣欣向榮的大地上留下一串串閃光的足印。
春天,是故鄉種在心底的一顆種子。每到這個時候,這顆種子就像是故鄉的野草和莊稼,從心底冒出新綠,就像故鄉的山花,在心底開出絢爛,帶給那顆漂泊的心一點兒安慰。(計量檢驗中心 劉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