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煉鋼廠的深處,有一種力量默默地支撐著整個生產線的運轉,他們是生產的橋梁,是物料搬運工,他們將鐵水入爐、紅坯下線,這不僅僅是機械的力量,更是技術與責任的體現。在這個充滿挑戰與危險的環境中,一位女性天車工以她的技術和擔當,在空中書寫著屬于自己的傳奇。
李娟莉是煉鋼廠天車工里進廠時間最長的,她說“剛接觸這個崗位時,面對高空里的天車內心充滿了膽怯和恐慌,但她沒有退縮,本著任何工作都要有人干,別人能干我也可以,既然在這個崗位就應該擔起這份責任”。剛開始學車那會由于自己膽小害怕,就比別的男同志學得慢,總是穩不住鉤,有時急得一宿一宿睡不著,下班就找一些提高天車操作的書籍學習,反復研究,上班就圍著老師傅觀察他們的操作技巧,憑著這股不服輸的勁頭,經過不斷學習實踐她的操作技能也有了很大提升,不到兩個月就取得了操作證單獨操作。就這樣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天車的噸位也從20噸變成了125噸,不變的是對工作的態度和責任,也讓她成了全廠唯一的女冶金天車司機。
她的崗位是31.5米高空中的天車操作室,那里是她每天工作的地方,負責連鑄日常生產物料吊運和配合停機檢修作業?!現在的她正在配合地面人員吊運下線中間包,隨著地面人員發出“兩側耳軸已確認可以起吊”的信號后,“天車啟動注意安全”的警示音樂便響起,中間包緩緩升起。吊運中間包是一項技術較高的作業活動,現場空間狹小,環境復雜,操作技術要求較高。只見操作室里的她時而低頭確認、時而起身觀望,雙手也在控制器間游走,操作天車運行,將中間包平穩吊運到指定位置。正是憑著專業的技術和高度的責任心,她所在的崗位從未發生過一起操作事故,為公司生產順行提供堅實的力量。
作為車間里的老師傅和老大姐,李娟莉對于班組的新進職工也特別上心,她總是細心教授,不僅將自己的操作經驗手把手傾囊相授,同時還不厭其煩地講述崗位存在的安全風險,她帶出的一批又一批的徒弟也在公司天車工技術比武中取得優異成績。同時,她自己也多次獲得公司“先進工作者”的稱號,2024年被評為陜鋼集團“巾幗能手”榮譽稱號,并榮獲中國冶金報“最美鋼花”稱號。
在這不足3平方的舞臺,沒有華麗的衣著,沒有精致的妝容,李娟莉卻在自信的光芒里翩翩起舞,在平凡的崗位上用愛崗敬業將“巾幗不讓須眉”展現得淋漓盡致,用她的堅守和責任繼續編寫著屬于自己的鋼鐵篇章。(煉鋼廠 唐社成)